NO°/254
Thursday,February 13,2020
致 恪尽职守的你
作者 | 良叔
来源 | 良大师
(ID:liang_da_shi)
个人微信号:liangshujiushiwo(不闲聊)
街上的车流开始多起来,朋友圈里有了春光明媚,新一轮返工征程也即将开启。钟南山团队于2月9日,在专业学术网站Medrxiv上,发表了他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首份研究论文。论文中,钟南山团队对1099例患者样本,进行了回顾性研究。1、潜伏期中位数为3天,其中有一个例潜伏期长达24天;潜伏期普遍14天,个例最长24天,这就意味着离胜利还有一段时日。在这段时间里,他或许见了朋友,或许聚餐吃饭且不用公筷,或许对别人大声说话时唾沫横飞,又或许随地吐痰……簇簇挤挤,别说人与人之间间隔1米了,1厘米都没有。我知道,这个非常时期,多数人冒风险奔波也是无奈之举,毕竟要赚钱养家。但如果你在病源地待过,或者有任何相似症状,也请你自觉一点。2月9日,成都玉林街小区的一家三口,从湖北黄冈回来。三人都有感觉不适,但却没居家观察,反而照常出入,还去了好几次菜市场。此后,整栋楼封锁消毒,该小区所有居民强制在家观察。诚如张文宏医生所说,在这个节点,全国没有一个人不做贡献的。此次春节假期延长又延长,就是为了不让所有医生的努力,前功尽弃。可即便如此,谁又能保证,你身边匆匆走过的行人,不是高危人群?就算抛开长长的潜伏期,和无症状高危人群,要确定一个人得没得病,还有一个硬伤。且不说“一盒难求”的情况,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,在接受白岩松专访时说:“现在看,核酸对于真实病例的检测率,不过30%-50%。”杭州一所医院,一位病人测了6次都是阴性,直到第7次才测出阳性。倘若万一医生在6次检测后,就让他出院了,后果可想而知:此人的病情被耽误,社会多了一份风险,数据统计少了一个确诊病例。今天,当你看到湖北新增确诊14840例时,可能会有些恐慌,其实大可不必。这不是疫情失控,而是从今天起,“核酸测试”的唯一性,被打破。比如说,市民张先生发热了咳嗽了,拍了CT出现病理症状,医生也觉得多半就是了,这就属于临床诊断病例。但此前,因为核酸试剂不够,或检测结果呈阴性,张先生只能活在统计数据之外。此次数据增长,不过是一万多个符合临床诊断的张先生,终于得到了确诊。比起此前的3连降,这个数据也许有点吓人,但更严谨,也更接近真相。
11日下午,钟南山表示,“估计2月中下旬到峰值”。至于什么时候是拐点,还不能预测,要看这次返工潮的防控情况。此前,感染科专家张文宏医生,推算了疫情发展的3种可能性:最好的结局:2-4周内所有病人治疗结束,2-3个月内全国疫情得到控制;胶着状态:病例数在可控范围内增长,抗疫过程会十分长,可能会长达半年至一年之久。
目前新冠病毒疫苗刚开始动物试验,最快 4 月进入临床。但就像开头提到的,疫苗的研发需要一个过程,最快可能也要18个月。哪怕只有一个潜在病患没有被收治,都不是最终的胜利。截至2020年2月10日,全国共计逾400起聚集性案例。其中83%的聚集性疫情出现在家庭,其余在医疗机构、超市商场、企事业单位等地也有发生。
多地统计发现,平均每起聚集性疫情涉及病例2-3例。去过武汉的人要主动申报,说明自己有过疫区接触史,并进行 14 天的隔离观察,不要接触其他人,避免造成更大范围的传染。不要聚餐,不要打牌搓麻将,不要去KTV,不要去酒吧,不要去电影院……因为在外界人群中,我们无法确定会不会有去过武汉的人,或者有接触过病人的潜伏期人群。无论是坐飞机,坐火车,还是自驾,返程途中,切记全程戴口罩。碰上对方没戴口罩,如你有多余的口罩,可以赠送他一个,或联系乘务人员。因为你不知道你的同事们是否接触过潜在人群,所以哪怕在办公室,也要戴口罩。坐下吃饭的最后一刻才脱口罩,错峰就餐,不要面对面就餐,就餐时避免说话。 对手部会接触到的物件进行酒精消毒,比如门把手、键盘鼠标、文具、桌面、手机、共享自行车把手、工作证等。
从大趋势来看,“三板斧”——戴口罩,少出门,勤洗手,在切断病毒传播途径方面,已初见成效。从疫情爆发到2月8日,该小区只出现1例确诊,1例疑似。该小区从1月20号开始,严禁外来人员进入小区,严格追踪记录出入时间,每天测量住户体温,在公共区域消毒杀菌,给每家每户发放口罩和消毒水等。最难能可贵的是,在疫情初始阶段,小区工作人员就向住户们宣传不出门。为了减少住户出门,他们甚至联系了社区志愿者,每天给住户们送菜。住户们有了充足的必需物资,自然安心宅家,也就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得病风险。现在是关键时刻,千万不要因为个人的一点点放松,让病毒有机可趁,卷土重来。要打赢这场仗,只靠医生是不够的,这是一场全民战役。
或许宅家确实有点闷,洗手消毒戴口罩确实有点繁琐,奈何病毒太狡猾,潜伏时期又长,这场仗,我们只能刚到底。哪怕只剩一个病患没有被收治,就还没到可以掉以轻心的时候。至于这场疫情会如何结束,又会在何时结束,我们都无法预测。每一个普通人能做的,就是坚持做好自我防护,不让医护人员成为一座孤岛。
本文作者:良叔,畅销书《超级个体:打造你的多维竞争力》作者,公众号良大师主笔,原平安集团渠道总监,知名培训顾问,简书签约作者。欢迎关注公众号良大师(ID:liang_da_shi)。